不少人到医院就诊时,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医生。
但作为患者,还是要主动向医生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病史,告诉医生自己的情况。特别是下面这几句话,非常重要!
“医生,我有过敏史”
如果曾经出现过药物、食物或其它过敏,就一定要对医生说清楚。
有些人以为,过不过敏,做个“皮试”不就清楚了?
但其实,皮试只能提示一部分严重过敏反应,比如青霉素皮试阳性,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约为50%。皮试阴性,不过敏的几率倒是在90%以上。也就是说,皮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此外,很多药物的过敏,无法通过皮试来判断,还需要结合过敏史来判断。
“医生,我患有其他疾病”
当我们患有其他疾病时,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下降。
肝肾功能和药物转化和代谢相关,一是药物的活性产物就无法正常转化,从而降低药效。二是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告诉医生自己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医生就会据此调整处方,或者酌情减少药量。
“医生,我怀孕了”
无论是已经怀孕、打算怀孕,或者正处于哺乳期,都要告诉医生。
很多药物都会对胎儿及新生儿产生影响,或导致胎儿死亡。而这些药物会通过母体、乳汁传给胎儿,医生会根据药物的利弊得失来判断决定是否使用药物。
“医生,我正在吃其它药”
正在服用其它药品,或是过去两周内曾经服用过其它药品,都要告诉医生。
重复用药是很危险的,可能造成药物中毒反应。
比如两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一起吃,就有可能超出药物的每日限量。
有人认为,吃两种感冒药,间隔一段时间就不会有问题。其实大错特错。
会不会产生危害,跟间隔时间没关系,只跟药量有关系。比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一般认为每天的上限为:孩子2克,成人4克,过量就可能出现肝损害。
“医生,我的工作是…”
如果你的工作较为特殊,比如司机、高空施工人员,就别忘了跟医生说清楚。
有一些药,比如抗过敏药,很多都会产生中枢性镇静作用,容易嗜睡。还有些药会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服药后会手足不协调,走在平地上也会感到头昏,如果从事驾驶及高空作业就会增加发生危险事故的几率。
Copyright © 2022 普洱万和医院 滇ICP备2021005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