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综合医院 | 医保定点医院

普洱万和医院
关节疼痛到底是风湿还是痛风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总把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混为一谈,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那么,两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别又如何治疗呢?

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关节炎症。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类疾病。

二者并不相同。


病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由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关节炎,其感染途径十分重要,通过呼吸道感染链球菌是本病发病的必要条件。

痛风: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而造成的关节炎及其相关的一类疾病。


诱发因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寒冷和潮湿是风湿性关节炎是其常见诱因。

痛风:高嘌呤饮食、饮酒、生活无规律等是痛风的主要诱因。


发病年龄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以5-15岁的儿童、青少年多见。

痛风:以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妇女多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临床表现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在发病前有咽痛、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主要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且关节表现游走性的疼痛,不会引起关节的变形。

痛风:首发部位多见于足大趾,常在夜间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热、痛,且疼痛剧烈,往往表现为关节局部固定的剧烈疼痛或四肢关节交替性疼痛。


治疗方式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以中医中药、非甾体抗炎药,以及联合抗菌素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时给予抗炎止痛治疗,无症状期时给予降尿酸治疗。


痛风患者切记“三低三忌”

三低:①低嘌呤饮食。

②低蛋白、低脂肪饮食。

③低盐饮食。


三忌: ①忌酒。

 ②忌服用降低尿酸排泄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等。因这些药物均可加重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发作,加快痛风结石的形成。

③忌肥胖。

建议痛风患者多饮水,保持小便量在2000ml以上,多饮水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


风湿病患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治疗

①根据疾病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西药和中药治疗方案。在疾病早期,疾病较轻,无系统损害,则依据疾病特点,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适当加用西药治疗。

如类风湿关节炎早期,临床表现较轻时,以中药内服与外治,并在此基础上配合甲氨蝶呤等进行治疗;在疾病中后期,病情反复,有四肢功能和脏器损害,则以西药免疫抑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为治。

又如重度活动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上需大剂量或冲击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甚至挽救生命;在疾病稳定期,前期通过大剂量的西药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西药的用量也逐步減少,机体免疫力依然处于抑制状态,此时需要中西医并重治疗,西药继续抗炎免疫抑制,防止病情反复,中医则扶正祛邪为主,一方面扶助正气,防止继发感染,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辅助西药抗炎,即祛邪,防止病情复发,以帮助西药的减量。

②根据西药的不同副作用表现,制定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诸多西药,治疗作用强大,但毒副作用也不小,比如:胃口不好、睡眠差、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等,通过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这些症状及指标。因此,应根据这些副作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从而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策略,达到增效减毒,提高疗效,延缓病情恶化的目的。


物理治疗

中医治疗风湿病,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资料,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辨证论治,采取封包、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理疗的手段,达到祛风除湿,缓解疼痛的目的,取得理想额治疗效果,西医则可以通过局部的超短波、电疗、磁疗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的循环,从而改善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的风湿科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但切忌自行减药、停药,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痛风与风湿病的关联

痛风与风湿病在临床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风湿病的产生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的因素所导致的,与遗传有一定的关联,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出现关节部位的畸形并且还会出现关节部位的肿痛等等,患者发病时需要使用抗炎类的药物来进行处理和治疗,激素类的药物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痛风产生是由于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对患者产生的一系列情况。


Copyright © 2022 普洱万和医院 滇ICP备2021005789号